您好,欢迎访问beat365官网!

优质环保原料

更环保更安全

施工保障

流程严谨、匠心工艺

使用年限

高出平均寿命30%

全国咨询热线

400-264-2659

企业新闻
您的位置: beat365 > 新闻动态 > 企业新闻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beat365工业园88号

咨询热线:

400-264-2659

13815462686

beat365兵的好样子——记党员、火箭军某部一级军士长何贤达

发布时间:2025-07-03 02:57:19人气:

  beat365平台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题:兵的好样子——记党员、火箭军某部一级军士长何贤达

  “我就是普通一兵。”46岁的火箭军某部一级军士长何贤达,用平淡的语气对自己的军旅生涯下了“定义”。

  在大家看来,他这个兵可不普通——精通多型导弹、10多个专业,参与编写20多种专业教材,荣立一等功。

  2024年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。作为全军唯一的军士代表,何贤达列席了会议。

  何贤达,是火箭军担此重任的“第一兵”。在此之前,“一号手”全部都是高学历军官;此后,越来越多的军士走上了这一岗位。

  “我想当一名导弹发射兵。”1997年,怀揣着梦想的何贤达脱下工装,报名入伍穿上军装。

  被分到炊事班后的每一天,何贤达都在对自己说,“干好炊事员,但发射导弹的梦不能忘”。

  他从烧火开始学起。学着摇鼓风机,总被熏得满头满脸都是烟灰。擦把脸,又用棍子摆成导弹车的操作岗位,拿纸箱子画出仪器面板,模拟着在“导弹车”上跑位操作。

  在单位组织的军事技术普考中,何贤达跻身导弹专业考试前三beat365。那时,他蒸出的馒头也已经又大又筋道、吃着喷香。

  “追逐梦想,就是在每个岗位干好工作,同时不忘初心。”从吊水桶到吊砖头,再到吊起筷子放进玻璃瓶,何贤达瞄准的东西越来越小,吊装的技术越来越精。

  那年,何贤达所在部队接到上级通知,要再发射一枚导弹。彼时“一号手”刚因急事告假,谁来按点火按钮?!

  操作导弹发射车“大脑”的“一号手”,不是谁都能胜任的。仅发射前准备阶段,“一号手”就需要掌握几十个口令、百余种现象,还要有高等数学、机械识图等学科背景。

  “亲手按下点火按钮,送大国长剑上九天beat365。”漫漫长夜里,何贤达已将梦圆时刻排演了无数遍: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背理论,在水房里蹑手蹑脚练跑位beat365,把几米长的电路图刻进脑海,把数万字的规程要点熟记于心。

  不管当炊事员还是导弹转载号手,他没有一天忘记自己的导弹发射梦。曾经向着梦想前进的每一天,都沉淀成为他主动请缨临危上阵的底气。

  营门不远处,是一条坑洼不平、两侧长满荒草的公路。路的尽头,还有段1公里长的上坡。

  “跑到筋疲力尽的时候,再翻过这个上坡,就会有一种战胜了自己的感觉。”跑步也好,做人也罢,何贤达从来相信,“要看好风景,就得攀高峰”。

  发射架指挥长,是导弹发射时指挥调动所有号手每个操作动作的“灵魂人物”,又被称为“零号”。

  面临增编扩架的现实需要,如何尽快培养出一批发射架指挥长,是何贤达所在部队某一时期亟待破解的难题。

  为了选拔合适的人才,单位组织百余名干部、军士同台竞技。何贤达带领的发射单元脱颖而出,夺得理论考核和实装操作两个第一名。

  这一战beat365,让熟练掌握发射单元所有专业的何贤达,成为战略导弹部队首批军士发射架指挥长之一。

  发射车突然因底盘短路无法启动。何贤达抄起冰冷的修理工具钻到车底,迅速更换启动装置排除故障。

  上高原、穿密林、走戈壁……这些年,何贤达带领发射单元奔赴一个个陌生地域。

  作为唯一的军士代表,他参加了全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,赴全军各单位巡回宣讲。

  多年前的一次对抗演练中,导调组临机设置的课题,让何贤达所在发射单元最终点火超时。

  “一人过硬不如人人过硬。”何贤达痛定思痛,带着他们班搞起了“减员操作”的“试验田”。

  从减1人到减3人,从定岗减到随机减,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和模拟试训,何贤达摸索出极限条件下“号手随机互换、单元随机重组”的办法,带出了全单位第一个全岗操作单元。

  仗怎么打,兵就怎么练beat365。身为大国仗剑人,何贤达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知。

  当了20多年“老班长”,他带领全班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、22次夺得上级组织的军事技术比武冠军,带过的兵里有22人入党、8人考上军校、6人提干、20人走上班长岗位。

  考学、提干……这些选择也都曾摆在何贤达面前。“单位把我培养成一名军士骨干不容易。作为组建之初的第一批新兵,什么岗位更能发挥作用,我就选择什么岗位。”何贤达数次平静地回答这个问题。

  不久前,何贤达又“解锁”了一个新角色:单位教导队“总教头”。教导队这所“随营军校”担负着培训新兵、新军士、新干部的重任,需要精业务、懂训练、有威信的骨干。

  “随着军龄的增长,一名战士在各个阶段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。”他说,“比起在本岗位保持优势,把自己的经验打磨成更多人向上的阶梯,作用显然更大。”

  建立培训计划库、教练员库、教学课件库,搭建起各类培训的体系框架……仅去年一年,教导队就完成各类集训46批次。

  “全军爱军精武标兵”“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”、火箭军“十大砺剑尖兵”……荣誉光环加身,身在其中的何贤达看得最清楚也最清醒,自己始终都是一个兵。

  当部队外出驻训遇上暴雨,何贤达毫不犹豫跳进齐腰深的积水,摸索着解开装备捆绳。

  黑夜里,不知谁喊了一声:“班长都跳下去了,咱还愣着干啥?”“扑通”“扑通”的声音接连响起,几十台装备连夜卸载完毕。

  “你是兵的样子,兵就是你的影子!”这是何贤达如今常说的一句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